洗牙到底有没有必要?牙医告诉你真实答案
近总能在后台收到类似的留言:"洗牙会不会把牙齿洗松?""每年洗一次牙是不是智商税?"作为从业10年的医美健康编辑,今天就来这个看似简单却常被误解的话题。
洗牙不是美容项目而是健康刚需
很多人次接触洗牙是因为发现牙齿变黄,但其实它的核心作用远不止美白。我们的口腔每天都会形成牙菌斑,即使刷牙再认真,也会有30%的清洁死角。这些藏在牙缝、牙龈边缘的顽固分子,会在48小时内钙化成牙结石——就像水管里的水垢,只能通过设备清除。
关于洗牙的三大认知误区
误区一:洗牙会损伤牙釉质?现代超声波洁牙机的振动频率经过精密设计,只会震碎牙结石而不伤牙体。就像用橡皮擦掉铅笔字迹,真正受损的是那些本就不该存在的"异物"。
误区二:出血说明操作有问题?健康的牙龈在洗牙时几乎不会出血。如果出现出血,恰恰说明牙龈已经存在炎症,就像受伤的伤口碰到会流血一样,这反而是需要治疗的信号。
误区三:洗过一次就不用再洗?口腔环境每天都在变化,建议每6-12个月进行一次清洁。就像汽车需要定期保养,牙齿也需要定期维护。
你可能不知道的洗牙冷知识
1. 洗牙过程其实包含四个步骤:超声波洁治、手工刮治、喷砂抛光、氟化物保护,全程约40分钟。
2. 孕中期(4-6个月)是洗牙的期,能有效预防妊娠期牙龈炎。
3. 定期洗牙的人相比从不洗牙的人,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24%——这是美国心脏协会发布的临床研究结论。
哪些人特别需要重视洗牙?
经常喝咖啡/茶的人群、正畸佩戴牙套者、40岁以上中老年人、长期吸烟者这四类人群,更容易积累顽固牙结石。有位50岁的读者曾分享,他洗完牙后发现原本的牙齿敏感问题意外改善,这是因为清除了牙龈的结石。
选择洗牙机构的实用建议
建议查看机构的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》和医护人员资质证书。正规操作前会进行口腔检查,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方案。特别注意要避免那些宣称"洗牙""终身"的过度营销,口腔健康维护需要科学持续的护理。
关于洗牙后的注意事项
刚洗完牙的1-2天可能会有些许敏感,这是正常现象。建议暂时避免过冷过热的食物,使用感牙膏。有个小窍门:洗牙后48小时内不要进食深色食物(如酱油、咖啡),因为此时牙面孔隙尚未完全闭合。
后想说的是,牙齿作为人体坚硬的器官却不会自我修复。相比动辄上万的种植牙费用,每年几百元的预防性洗牙投入,可能是划算的健康投资。看完这篇文章,不妨看看你的日历,上次洗牙是什么时候?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