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病早期不痛不痒?放任不管可能让你早早掉牙
早上刷牙时牙龈出血?吃苹果咬出红色牙印?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信号,可能是牙周病给你的后警告。作为仅次于龋齿的口腔健康"隐形",我国35岁以上人群牙周病患病率高达85%,但主动就医的人不足20%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让牙齿"土壤"流失的沉默疾病。
牙周病不是发炎这么简单
很多人误以为牙龈出血就是"上火",其实这是牙菌斑在牙龈线堆积形成的炎症反应。当这些细菌长期侵蚀,会像拆迁队一样牙槽骨,整个过程就像房子地基被掏空——牙齿看似完好,实际已经摇摇欲坠。临床常见40岁就出现牙齿松动的情况,八成都是牙周病长期发展的恶果。
这些症状正在提示你
除了常见的牙龈出血,这些表现更值得警惕:持续的口腔异味即使用漱口水也难以消除;牙龈从粉红变成暗红色;牙齿看起来越来越长(其实是牙龈萎缩);咬硬物时牙齿有轻微晃动感。这些症状如果放任不管,等到牙齿自动脱落时,牙槽骨往往已经流失过半,连种植牙都变得困难。
洗牙能治好牙周病吗?
常规洗牙只能清除牙龈以上的牙结石,对于中重度牙周病患者,还需要进行龈下刮治。这个过程就像给牙齿做"深层大扫除",需要器械清理牙龈包裹的牙根表面。很多人觉得治疗过程不适,但现在已有舒适化治疗方案,配合表面麻醉能大幅降低敏感度。
日常护理的三大误区
1. 用力横刷牙齿:这反而会加速牙龈退缩,应采用巴氏刷牙法;
2. 回避使用牙线:牙缝正是牙菌斑的"避难所";
3. 出血就不敢刷牙:恰恰需要更认真清洁出血部位。
建议选择小头软毛牙刷,配合含氯己定的漱口水,能有效抑制菌斑再生。
治疗后的维护关键期
完成系疗后,前3个月需要每月复查,这是防止复发的黄金期。就像糖尿病需要持续控糖一样,牙周病也是终身管理的慢性病。临床观察显示,坚持定期维护的患者,10年牙齿留存率能提高60%以上。
这些人群要格外当心
孕妇激素变化会加重牙龈炎症;糖尿病患者伤口难愈合;长期服用降压药的人群容易牙龈增生;吸烟者病情发展速度是非吸烟者的3倍。这些高危群体建议每3-6个月进行一次检查。
别等牙齿松动才后悔
牙周病治疗越早介入,越好。早期干预可能只需要几次洁治,发展到晚期可能需要进行牙龈移植、骨增量等复杂手术。下次发现牙刷上有粉红色泡沫时,别简单归咎于"上火",这可能是你的牙齿在求救。
值得提醒的是,网传的盐水漱口、涂抹大蒜等方法不仅无效,还可能刺激牙龈。的事交给的人,及时面诊口腔医生才是明智之举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