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治疗是什么?为什么你需要关注它?
提到口腔健康,很多人时间想到的是牙齿美白或矫正,却忽略了牙齿的“地基”——牙周组织。牙周治疗是针对牙龈炎、牙周炎等问题的干预手段,如果你刷牙时经常出血、牙龈红肿,甚感觉牙齿松动,很可能已经需要牙周治疗了。本文将用直白的语言告诉你:什么情况该做、如何治疗,以及日常如何预防。
这些信号提醒你:该去做牙周治疗了
1. 牙龈出血不止:偶尔刷牙出血可能是用力过猛,但如果持续两週以上,大概率是牙龈发炎的警报。
2. 口臭顽固不散:牙结石和牙周袋内的细菌会产生异味,普通漱口水很难掩盖。
3. 牙龈萎缩:牙齿看起来变长、牙根暴露,吃冷热食物敏感,说明牙龈支撑力在下降。
4. 牙齿轻微晃动:正常情况下牙齿不该有晃动感,这是牙周炎中晚期的典型表现。
牙周治疗怎么做?全程吗?
治疗前医生会用探针检查牙周袋深度,再拍片评估骨吸收情况。根据程度,常见三种治疗方式:
基础治疗(适合轻度):俗称“深层清洁”,用超声波刮掉牙龈上下的牙结石,抛光牙面。局部麻醉下基本,1-2次即可完成。
牙周手术(中重度):切开牙龈清理更深处的感染组织,可能配合骨粉修复受损牙槽骨。术后会有短暂肿胀,一周内。
维护治疗(所有人):即使治疗结束,每3-6个月也要复查清洁,防止复发。
关于价格的:几百和几千的区别
很多人被价格差异吓退,其实费用主要取决于:
• 牙周炎阶段(轻度全口清洁约800-1500元,手术单颗牙可能上千)
• 是否用到特殊材料(如再生膜、骨粉)
• 医院定位(医院按项目收费,私立可能打包价)
记住:早治疗永远比拖到晚期更省钱。如果有人说“200元包治好”,大概率只是普通洗牙。
治疗后如何护理?记住这5点
1. 术后24小时避免刷牙漱口,之后改用软毛牙刷。
2. 使用牙缝刷或冲牙器清理牙齿邻面,这是复发高发区。
3. 戒烟!吸烟会加速牙周组织。
4. 控制血糖,糖尿病患者牙周炎进展更快。
5. 每年少一次洁牙,就像给牙齿做“年度体检”。
关于牙周治疗的3个误区
误区1:“洗牙会让牙缝变大”
牙缝原本被牙结石和肿胀的牙龈填满,清洁后暴露真实情况,并非治疗导致。
误区2:“治疗一次就能”
牙周炎是慢性病,需要终身维护,就像高血压需要持续用药控制。
误区3:“只有老人才会得”
临床发现,35岁以上人群80%有不同程度牙周问题,年轻人因熬夜、压力大,发病率也在上升。
写在后:别等牙齿掉了才后悔
很多人以为“牙周治疗=保牙”,其实它保的是你的生活品质。想想看:牙齿松动后,吃不了坚果、啃不动苹果,连笑都要捂嘴……预防的成本永远低于补救。下次刷牙出血时,别再想着“多刷几次就好了”,尽早约个牙周检查,可能为你省下未来数万元的种植牙费用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