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治疗有必要做吗?看完这篇你就懂了
近刷牙时牙龈总出血?吃苹果发现咬痕带血丝?照镜子发现牙齿好像变长了?这些可能都是牙周病发出的警告信号。很多人觉得牙周治疗就是"洗牙",其实远不止这么简单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容易被忽视的口腔健康。
你的牙齿正在经历什么?
想象一下:牙根周围堆积的牙结石就像糊在墙上的水泥,时间越长粘得越牢。它们牙龈导致萎缩,还会滋生大量细菌。初期可能只是牙龈红肿出血,发展到中晚期会出现牙齿松动移位——有人以为"牙齿突然变长"是错觉,其实是牙龈萎缩后牙根暴露的结果。
三个阶段对应不同治疗方案
阶段:基础治疗
洗牙(洁治术)能清除牙龈以上的牙结石,但对牙龈下的顽固结石需要做"龈下刮治"。这个过程会进行局部麻醉,医生会用精细器械清理牙根表面的感染物。很多患者治疗后反馈:"原来健康的牙龈应该是粉红色,不是一直充血的暗红色。"
第二阶段:手术治疗
当牙周袋深度超过5mm,可能需要做牙周翻瓣手术。打个比方,就像给牙齿做"小装修",把牙龈暂时翻开清理病灶。现在有激光辅助治疗,出血和不适感都大大减少。
第三阶段:维护治疗
治疗结束不等于一劳永逸,每隔3-6个月的复查就像汽车的定期保养。医生会检查牙周袋深度,及时处理新形成的菌斑。
这些误区耽误了多少人?
误区1:"洗牙会让牙缝变大"
是牙结石原本就占据着牙龈位置,清除后才会感觉牙缝"变宽"。就像拆掉发霉的踢脚线后墙面显得不完整,但这才是真实情况。
误区2:"治疗一次就能"
牙周病是慢性病,就像高血压需要长期管理。有位40岁的设计师连续三年定期维护,他的牙周袋深度从6mm到2mm,牙齿松动度明显改善。
日常护理的黄金法则
推荐使用小头软毛牙刷,以45度角轻轻震颤清洁牙龈边缘。牙线不是可有可无的配角——实验显示单纯刷牙只能清洁60%牙面。冲牙器可以辅助清洁,但不能替代机械摩擦式的清洁。
特别提醒吸烟人群:烟草中的化学物质会加速牙槽骨吸收。临床数据显示,吸烟者牙周治疗后的愈合速度比非吸烟者慢30%以上。
什么时候该去看医生?
出现这些信号就别犹豫:
1. 刷牙出血持续一周以上
2. 口腔有挥之不去的异味
3. 牙齿咬合时感觉不适
4. 牙龈自发流血甚溢脓
现代牙周治疗已经发展得很成熟,早期干预完全可以控制病情发展。记住,牙齿就像大树,牙周组织就是滋养它的土壤。保护好这片土壤,才能让你的牙齿稳稳地用上一辈子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