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病不容忽视!这些早期症状你可能已经中招
早上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?吃苹果留下血印?别以为这是"上火",很可能是牙周病在敲门。作为口腔健康的隐形,牙周病在我国成年人中患病率高达90%,却常常被当作小问题忽视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潜伏在口腔里的健康隐患。
什么是牙周病?
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(牙龈、牙槽骨等)的慢性炎症。简单来说,就是牙齿的"地基"出了问题。当牙菌斑长期堆积在牙龈边缘,会逐渐形成坚硬牙结石,刺激牙龈发炎,终可能导致牙齿松动甚脱落。
五个危险信号提醒你该看牙医了
1. 刷牙出血:健康的牙龈不会轻易出血,这是早期的警示信号
2. 持续性口臭:即使认真刷牙也无法改善的特殊异味
3. 牙龈红肿:牙龈边缘呈现鲜红或暗红色,触碰有痛感
4. 牙齿变长:牙龈萎缩导致牙根暴露,实际上是牙槽骨吸收的表现
5. 咀嚼无力:牙齿出现轻微松动或咬合不适感
为什么牙周病特别值得警惕?
很多人以为牙周病只会影响口腔,其实它的危害远超想象。研究表明,牙周病菌可能通过循环影响全身,增加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早产等风险。更值得警惕的是,牙周病的往往是不可逆的,早期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发展。
牙周病治疗三板斧
的牙周治疗通常分为三个阶段:
基础治疗:洗牙(洁治)+龈下刮治,清除牙结石
手术治疗:针对中重度病例,可能需要进行牙龈翻瓣术等
维护治疗:定期复查和护理,这是保持疗效的关键
日常预防比治疗更重要
预防牙周病其实很简单,关键在于坚持:
• 每天少两次正确刷牙,每次不少于3分钟
• 学会使用牙线清洁牙缝,这是牙刷够不到的死角
• 每半年到一年洗一次牙,清洁能解决日常护理的盲区
• 戒烟限酒,吸烟者牙周病发病率是普通人的3倍
关于牙周病的常见误区
误区一:"洗牙会让牙缝变大"——事实是牙结石清除后暴露出原本被填满的病变部位
误区二:"牙龈出血用止血牙膏就行"——这只能掩盖症状,不能解决根本问题
误区三:"年纪大了掉牙是正常的"——健康牙齿可以伴随终生,掉牙多是牙周病导致
什么时候该去医院检查?
出现任何上述症状都建议及时就诊,特别提醒40岁以上人群、孕妇、糖尿病患者等高风险群体,即使没有症状也建议每年做一次牙周检查。早期治疗费用低、痛苦小,等到牙齿松动再治疗,往往需要付出更多时间和。
记住:牙周病就像沉默的土壤侵蚀,当发现问题时,可能已经造成了不可逆的损害。从现在开始重视口腔健康,定期检查,才能让你的牙齿陪伴你更久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