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说洁牙是口腔健康的基石?这4个你一定要知道
每天刷牙却还是牙龈出血?照镜子发现牙缝越来越宽?这些信号都在提醒你:该洁牙了。作为从业10年的医美健康编辑,我发现很多人对洁牙存在误解,今天就带你看清这项基础护理的真实面貌。
一、你以为的"干净牙齿"可能藏着一座"牙结石矿山"
牙刷能清洁的只是牙齿表面60%的区域,那些隐蔽的牙缝、牙龈边缘,日积月累会形成像水泥一样坚硬的牙结石。我曾见过一位每天刷牙3次的客户,洁牙时清出的牙结石足足有3毫米厚。这些藏匿的细菌温床,正是导致口臭、牙龈炎的元凶。
二、关于洁牙的3大常见误区
误区1:"洁牙会让牙缝变大" 这就像指责雨伞造成了雨天。牙缝变大是因为原先填满的牙结石被清除,暴露出牙齿真实状态。 误区2:"洗牙特别疼" 现代超声波洁治仪配有水雾冷却系统,绝大多数人只会有轻微酸胀感。 误区3:"一次洁牙管终身" 就像房间需要定期打扫,建议每6-12个月进行1次洁牙。
三、洁牙到底在做什么?
正规机构的洁牙包含4个步骤:超声震动震碎大块结石→手工刮治处理细小部位→喷砂去除色素沉积→抛光延缓菌斑附着。整个过程约40分钟,你会发现舌头舔过牙齿时有"滑梯般"的顺畅感,这才是牙齿本来的触感。
四、这些人尤其需要定期洁牙
• 咖啡、茶饮爱好者 • 戴牙套的正畸人群 • 备孕期的准妈妈 • 牙龈经常出血者 特别要提醒烟民,烟草中的焦油会加速牙结石形成,建议每半年检查一次。
五、选择洁牙机构的5个实用建议
1. 查看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》 2. 确认使用包装灭菌器械 3. 拒绝号称"美白洁牙"的机构(洁牙≠美白) 4. 优先选配有口腔内窥镜的机构 5. 操作前要求查看消毒流程
维护洁牙的小技巧
洁牙后48小时内避免进食深色食物,使用牙线清洁代替牙签,每年拍摄1次口腔全景片。记住,洁牙不是终点而是起点,配合巴氏刷牙法,能让延长3倍。
现在拿起手机照照牙齿,如果发现牙龈边缘有黄色或褐色沉积物,就是身体发出的健康提醒。与其等到牙周炎找上门,不如主动给牙齿做个"大扫除"。毕竟,再贵的口红也遮不住牙龈红肿,再忙的工作也不差这40分钟的健康投资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