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治疗有必要做吗?看完这篇你就懂了
早上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?咬苹果时留下血印?这些可能是牙周炎的早期信号。很多人觉得牙龈问题是小毛病,拖久了才发现牙齿松动、口臭难忍。今天我们就来牙周治疗那些事,告诉你为什么不能忽视牙龈健康。
你的牙龈正在求救
健康的牙龈应该是粉红色,紧贴牙齿边缘。如果出现红肿、出血,或者感觉牙齿变长(其实是牙龈萎缩),大概率是牙周病找上门了。牙菌斑就像牙齿上的"细菌社区",不及时清理就会形成牙结石,刺激牙龈发炎。初期可能只是牙龈炎,发展到牙周炎就会牙槽骨,终导致掉牙。
别等牙齿松动才后悔
临床上遇到太多患者,以为"牙疼不是病",拖到吃不了饭才来就诊。其实牙周病发展有迹可循:先是刷牙出血→牙龈肿痛→口臭→牙齿松动。等到牙齿明显晃动时,牙槽骨已经吸收过半,治疗难度和费用都会翻倍。建议每年做一次牙周检查,洗牙时让医生用探针测下牙龈袋深度,3mm以内算正常。
四种常见治疗方式
1. 基础治疗:洗牙+龈下刮治,用超声器械清除牙龈上下方的牙结石,适合轻中度患者
2. 药物治疗:局部涂抹抗生素凝胶,配合漱口水控制感染
3. 激光辅助:用激光清除病变组织,出血少快
4. 手术治疗:对于骨缺损的病例,可能需要植骨或牙龈移植
治疗过程到底疼不疼?
现在治疗手段都很人性化。洗牙会有轻微酸胀感,敏感人群可以要求打麻药。龈下刮治前会先做表面麻醉,就像牙龈抹了层"止疼果冻"。术后2-3天可能有点酸软,避免吃过冷过热食物就行。很多人治疗后反馈:"早知道这么轻松,就不拖延这么久了。"
治疗后如何护理?
治疗后1周内要用软毛牙刷,每天配合牙线清理牙缝。建议买个冲牙器,能冲出普通牙刷够不到的残渣。抽烟的朋友要注意,尼古丁会影响牙龈供血,降低治疗。糖尿病患者更要严格控制血糖,否则牙龈容易反复发炎。
这些误区要避开
"洗牙会让牙缝变大"——其实是原本被牙结石占据的空间露出来了
"牙龈出血用止血牙膏就行"——这就像发烧只吃退烧药不治病根
"治疗一次就能好"——牙周病需要定期维护,就像高血压要持续用药
算笔经济账
早期治疗可能只要几百块洗牙费,等到牙齿松动再种牙,费用要上万。更重要的是,天然牙比任何假牙都好用。现在很多可以报销基础治疗费用,早处理才是省钱的选择。
给不同人群的建议
备孕女性:怀孕前务必处理好牙龈问题,激素变化会加重炎症
正畸人群:矫正牙齿前要先控制牙周病,否则容易导致牙齿松动
中老年人:50岁以上建议每半年检查一次,牙龈萎缩后更易藏污纳垢
后提醒大家:牙龈没有自我修复能力,萎缩了就不会再长回来。下次刷牙出血时,别简单归咎于"上火",早点预约牙周检查才是明智之举。记住,对待牙周病就像对待小火苗,扑灭在萌芽阶段容易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