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治疗到底有必要吗?看完这篇你就知道
早上刷牙出血、牙龈红肿、吃东西使不上劲……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问题,很可能是牙周在向你发出警报。很多人觉得"牙疼才要看医生",但牙周问题恰恰相反——等它开始疼的时候,往往已经错过佳治疗时机。
你的牙周现在是什么状态?
健康的牙龈应该是淡粉色,紧贴牙齿,刷牙时不会出血。如果发现牙龈边缘发红、轻轻一碰就出血,这可能是牙龈炎的信号。再发展下去,会感觉牙齿变长(其实是牙龈萎缩)、口腔有异味、咬硬物时牙齿松动,这时候牙槽骨可能已经遭到。
有个简单自测方法:用食指轻轻按压牙龈,健康的牙龈像按压橙子皮那样有弹性。如果感觉松软如海绵,或者按压后留下发白的指印,建议尽快预约检查。
牙周治疗到底要做什么?
很多人一听"治疗"就害怕,其实早期干预很简单。对于轻度问题,医生会用专用器械清除牙齿表面的菌斑和结石,这个叫龈上洁治,也就是俗称的"洗牙"。如果结石已经长到牙龈下面,就需要做龈下刮治,医生会用到更精细的工具。
有个细节要注意:规范的操作一定会先做检查,用探针测量每个牙位的"牙周袋深度",再制定个性化方案。那种二话不说直接上机器洗牙的,建议换家机构。
治疗过程会不会很疼?
现代牙周治疗已经能做到基本。对于特别敏感的人群,可以先做表面麻醉。实际治疗中,多数人反映不舒服的是器械在牙面的震动感,而不是疼痛。治疗后2-3天可能有些酸软,避免过冷过热饮食即可。
需要提醒的是,如果牙周问题比较,可能需要分几次完成治疗。这不是医生故意拖延,而是为了给牙龈的时间,避免一次性刺激过大。
治疗后如何保持?
做完治疗不等于一劳永逸,家庭护理才是关键。除了早晚刷牙,要特别注意:
1. 学会使用牙线或间隙刷,清理牙刷够不到的部位
2. 每餐后漱口,但别马上刷牙(特别是吃过酸性食物后)
3. 吸烟会加倍牙周组织,好戒掉
4. 糖尿病患者更要严格控制血糖
建议选择软毛牙刷,刷牙时力度要轻。很多人以为用力刷才干净,结果把牙龈刷出缺口。记住:正确的刷牙方式比用力更重要。
这些误区耽误了多少人?
"洗牙会让牙缝变大"——其实牙缝本来就存在,只是之前被结石和肿胀的牙龈填满了。
"治疗一次就能好"——牙周问题像慢性病,需要定期复查维护。
"牙周病只会影响牙齿"——研究显示,它还可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。
可惜的是很多人等到牙齿松动才就医,这时不仅治疗复杂,花费也是早期的好几倍。建议35岁以上人群每年做一次牙周检查,就像每年体检一样自然。
选择机构要注意什么?
现在很多地方都能做牙周治疗,但度差别。正规机构一定会先做检查,给出明确的诊断和。治疗前应该清楚知道:你的牙周问题处于什么阶段?需要哪些具体治疗步骤?后续维护计划是什么?
价格方面要警惕过低报价,规范的牙周治疗需要时间和设备支撑。但也不必追求"贵就是好",关键看医生是否详细解释病情,操作是否规范细致。
后记住:再好的治疗也比不上早发现早干预。下次刷牙出血时,别再把牙刷往水里多冲几下就当没事发生了。


